男人

爱无绝期 至死不渝

罗伯逊·麦奎肯和穆丽尔·维本多费尔相识于哥伦比亚圣经学院,两人是同学。罗伯逊至今都记得当时在教堂的情景:他坐在她后面,看着她用“芊芊玉手”挠着一头“漂亮的棕色秀发”。随着两人相处日久,他发现穆丽尔是一位非常可爱的女孩,聪慧,极具天赋,用他的话形容,就是“活泼开朗,聪明伶俐,富有爱心,人气超众。” 罗伯逊于1948年的情人节向穆丽尔求婚,两人于同年八月结为伉俪。他们共同生活三十年,育有六个孩子,并且一起尽心尽意服事上帝。他们曾去日本服事十二年。1968年两人回到美国,而罗伯逊也有幸荣升哥伦比亚圣经学院的校长(即如今的哥伦比亚国际大学)。穆丽尔则在学院当老师,她经常主持女性特会,参加电视节目,同时还为一些全国电台节目录音。 他们的生活在1978年开始有了变化,当时两人正去佛罗里达州拜访朋友。穆丽尔很喜欢讲故事,并且总是伴随着她那富有感染力的笑声。在这次旅途中,穆丽尔又开始讲故事,可是这个故事她几分钟前刚刚讲过。“亲爱的,你已经讲过这个故事了,”罗伯逊说。可穆丽尔仍然边笑边讲,并没有停下来。 “开始觉得挺好笑,”罗伯逊回忆说道。“因为这样的情况之前从未发生过。” 可是类似的情况接连发生,而且频率越来越高。后来穆丽尔连准备聚会的菜单都很困难。她有时在公众场合讲话时会突然忘记该讲什么。于是她放弃了自己的电台节目事业。 1981年,穆丽尔住院做心脏检查,一位医生提醒罗伯逊,“你得做好思想准备,你太太可能患了老年痴呆症。”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症状就是病人脑功能不断退化,可穆丽尔太年轻了,怎么会患上这种病!然而,其他医生也诊断出相同的结果。 接下来的几年中,罗伯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曾经幽默风趣、充满活力的妻子慢慢丧失了原先的风采。穆丽尔也知道自己生病了,但是她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关于忘记,最好的情况便是你忘记了自己还会忘记。所以,她似乎也没有受到太多的折磨。” 穆丽尔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显得越发艰难。她已经不能把一句话完整地讲出来,只能说出一些词组或单词来表达自己。尽管她还能认出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们,但是,用罗伯逊的话说,她在“几乎忘记一切的状态中快乐生活着”。 然而,有一句话她会经常挂在嘴边,那就是“我爱你”。在穆丽尔生病的头几年里,罗伯逊从她身上,也从上帝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爱的真理。当他离开她身边时,穆丽尔就会表现得失落,她会走上半里路,跑到罗伯逊的办公室去找他,这样的情况一天会重复好几次。有一次罗伯逊帮她脱鞋的时候,竟然发现穆丽尔为了走路而磨破了双脚。他被妻子如此深沉的爱深深触动,于是他想,自己对上帝的爱有没有到这样的地步,以至时刻想见到他呢。 最近这段时间,我很明显地意识到穆丽尔只有和我在一起时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所以我不能离开她半步。我不在身边不仅让她不高兴,甚至让她害怕,我不在家,她就觉得失去了我,会满世界去找我。所以我很清楚地意识到,她现在很需要我,我必须24小时守护在她身边… 做出这个决定,源自42年前我们结婚时的誓言:不管疾病还是健康…我们的爱致死不渝。就像我对学生和同事们说的那样,我是个男人,要兑现承诺。并且这也是公平的,她这么多年来牺牲自己,将全部的爱和精力奉献给我;所以在这接下来的四十年里,为弥补这亏欠,就让我全心全意照顾她吧。 责任,有时真是个残酷的字眼。不过对我而言,它有着更多的含义:因为我深爱着穆丽尔。她就是我命中注定的女人—她那小鸟依人般的依赖感就像孩子一样可爱,她总是那么信任我,那么热烈地爱我,我迷恋她的聪慧、风趣和乐观开朗的精神,就算有时内心沮丧,她也会表现得平静而又轻松。其实我并不需要去照顾她,我应该去习惯她,拥有她!能和这样完美出众的女性在一起,应该是我的骄傲。 当初罗伯逊做出这决定时,以为从此不会再有公开服事的机会,实则不然,他的服事没有停止,反而具有了全新的意义。在人人追求独立自由的文化中,这则关于一个男人深爱并照顾患病妻子的简单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影响之大,连他自己都没想到。 罗伯逊爱的举动传遍全国。牧师证道时,会用他的故事提醒伴侣们重温婚礼上的誓言。罗伯逊在《今日基督教》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在此基础上,1998年他写成《坚守承诺》(A Promise Kept)一书。他参加了很多电视和电台节目,在《家庭生活》(FamilyLife)的“重忆罗曼史”(Rekindling the Romance)节目也播出了他做出这项决定的视频。罗伯逊实在搞不懂,为什么他的故事会感动这么多人。后来有位整日和生命垂危的病人打交道的肿瘤医生告诉他,“女人差不多都会支持丈夫,男人这样支持妻子的却很少。” 罗伯逊靠着神获得了力量,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陪伴在妻子身边,细心照顾她。当有人问他有没有因此而感觉疲倦,他总是回答,“不会,我高兴照料她。我太爱她了。” 1995年情人节发生的事,他永远不会忘记。当时他在穆丽尔床边的跑步机上一边锻炼,一边回忆着两人一起度过的情人节(包括1948年他向穆丽尔求婚的那一次)。这时,穆丽尔突然醒了,面带微笑,口中喃喃说着“爱…爱…爱…”而这是她几个月来第一次开口说话。 这是穆丽尔最后说出的能让别人听清的话了。罗伯逊就这样深爱着穆丽尔,直到她生命的终结。1999年,度过结婚五十周年纪念之后,穆丽尔几乎丧失了所有的功能,极度衰竭,在病床上奄奄一息。 那段时间,罗伯逊也写作,演讲,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待在家里,悉心照顾自己深爱的妻子,践行着“爱无绝期、至死不渝”的爱情诺言。 对于罗伯逊而言,这段时光帮助他仔细回忆了他们一起度过的三十年的点点滴滴—他们尽情享受的旅途,他们共同经营的幸福家庭,她曾经说过的那些风趣幽默的话。 编者言:穆丽尔于2003年9月19日离世。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罗伯逊写道,“过去55年中,穆丽尔一直和我心心相印,她就是我肉中的肉,骨中的骨。她的离去,就如同从我身上抽骨割肉一样痛彻心扉。不过我真的对此心存感激。这过去的十年我重拾了很多美好回忆。至今我还会回忆。我不后悔,很感谢这段岁月给与我的一切。” 罗伯逊·麦奎肯将妻子穆丽尔的故事写进《坚守承诺》一书。 Read this article in English.

“我无时无刻不在爱你”

有时,人生会被一些出乎意料的插曲影响。在里奇·弗里施科恩还很年轻的时候,他就遇到了这样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事。 那时候,里奇是一名巡警,在他巡逻的社区里住着一对九十多岁的老夫妇。他常常把巡逻车停在一棵巨大的榕树下,而那棵榕树就在老夫妇的院子一角。榕树茂密的枝叶投下大片宜人的阴凉,里奇就坐在树下的巡逻车里完成每日的工作报告。如果老夫妇恰好在院子里散步的话,他们还会走过来同里奇聊聊天。 随着时间流逝,他注意到这对老夫妇有些与众不同——他们望向彼此的眼神,他们互相微笑的神情,他们相携在院子里干活的样子,以及他们夜晚散步时紧紧相扣的手指…… 有一天,这位年轻的警长看到那位年迈的丈夫正在帮一个邻居割草。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告诉里奇,这草坪的主人“年纪太大”,没法割草,所以他才来帮忙的。 里奇还看到过这对老夫妇帮不在家的邻居拿信,开车送朋友去商店或是诊所。而且如他所料,在炎热的下午,这对老夫妇还为他准备了冰镇的柠檬汁和茶。 以基督之名 里奇一直很好奇,这对老夫妇的爱与关怀究竟源自何处。久而久之,他终于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以基督之名而为。 老夫妇对里奇精神信仰的关心深深打动了他。他们常常说里奇的工作很危险,并且问他:“你知道你将在哪儿度过你的来生吗?” 他回答可能要在地狱度过了。而老夫妇则告诉他,这是可以避免的。 有一天,当里奇正在填写工作报告时,那位老太太敲了敲他的巡逻车车窗。她手中拿着一个花瓶,里面装着刚刚采摘的鲜花。 她让他看看那些花,让他仔细看。然后问,是不是觉得这些花是被偶然创造出来的。“其实不是的,”她告诉年轻的警官,“上帝创造这些花是有意而为,是为了让我们欣赏、赞美和惊叹的。” 那时,里奇凝视着老太太的脸,不得不承认她说的是对的。 日复一日,里奇依旧在这个社区中巡逻。他看着这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一起在花圃里除杂草,两人的距离从未超过一臂远。一个会伸出手臂去碰碰另一个,然后他们就相视而笑,相望点头,接着再低头去除杂草。里奇不由地想,他们该有多么相爱啊! 里奇与这对夫妇的感情远胜过朋友。他们把里奇当做家庭的一员。里奇还同其他二三百人一起,参加了他们的81、82和83周年结婚纪念日。 当里奇一想到这对老夫妇的孩子都已经六七十岁,而他们的孙子辈也已经五十多岁时,他就忍俊不禁。 深夜的电话 年复一年,里奇开始担心这对老夫妇在世的日子会所剩不多了。他很害怕有一天这两位中的一个会撒手人寰。在那个年代的佛罗里达州,如果有人在家中去世的话,社区警员要去做记录的。 果然,一天晚上,里奇接到了电话,通知他老夫妇家中的一位去世了。他打心底里不愿见到那场景,但是仍然不得不驱车前往。 他敲开掩映在雪松中的两层小屋。老太太问道:“是谁呀?” “我是治安科的。” “里奇,是你吗?” “是的,是我。”他回答道。 “哦,感谢上帝。我一直在祈祷能有位朋友过来。” 里奇走进小屋,看到老夫妇肩并肩地坐在沙发上。老太太穿着一条褪色的、有着漩涡花纹的裙子,她的丈夫穿着工作裤和一件短袖的格子衬衫。老先生的双手叠放在膝上,头垂在胸前,脸上很祥和——仿佛是坠入了甜蜜的梦乡。 “请问到底是怎么回事?”里奇问道。 老太太说,最近几周,丈夫一直都在生病。那天晚上,他们正坐在一起看新闻时,他忽然开始呼吸困难。老太太想要打电话给医生,但是老先生说:“不用,会好起来的。” 但是,事不如人意——老先生的呼吸越来越困难。老太太赶紧起身打电话叫了救护车。这时,老先生忽然以超乎寻常的力量抓住了她的手。 “你可能很难相信,里奇,”她继续说,“但是那时,他仿佛重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他容光焕发,微笑着对我说:‘别走,来坐在我身边。’” 于是,她重又坐下,听着丈夫最后留给她的话:“这么多年以来,我无时无刻不在爱你。而今天,我比以往都更加爱你。但是现在天父正在呼唤我,我必须要归去了。不过,我们很快就会重逢的。在那之前,一定要记住,有我在等你,要记住,我爱你。再见。” 说完这些,他的头垂到了胸前。他走了。 “如今,他正在天堂同我们的救主在一起,而我也将会去那里的,”她告诉里奇,“而且有一天,你也会去的。” 不久后,救护车赶到了。里奇记得,老太太对他们说:“他归去了,与主同住,与耶稣同住。” 铭记于心 自里奇与老夫妇的邂逅起,已过去了三十多年,但他们的榜样仍留在他心中,真真切切。最终,里奇也把自己的生命交托给主,成为了一名基督徒。“他们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信仰的)种子。”他如是说道。 每每谈及那对老夫妇,他总是提起他们那坚如磐石的信念以及他们是如何靠着这信念走过每一天。里奇说:“他们总是用自己的见证影响别人。他们从不说教,从不强求,但我却愿意效仿。” 里奇最后一次见到老太太的时候,她已经超过100岁了。那时,她跪在花圃里,亲手清理杂草。 里奇说:“每隔一会儿,她就会伸出手臂,然后微笑,点头,接着再低头继续除草。” Read this article in English. 2008年,家庭生活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新婚燕尔早调试,共谱恋曲甜如�...

婚姻就像足球赛,至少在这方面是一样的:在势均力敌的比赛中,获胜者往往是那些做好准备调整战略的球队。经验丰富的教练在上半场比赛结束时做的就是这件事——对球员进行关键性调整,以确保球队在下半场发挥优势。 美满婚姻同样需要这样的意识。夫妻双方应该意识到,想要获得惊喜,就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婚姻关系。芭芭拉和我也不例外。刚结婚时,最需要作出调整的便是如何应对双方大相庭径的出身背景。芭芭拉出生于富裕的家庭,童年在芝加哥近郊地区度过,后搬到休斯顿郊区生活。而我来自密苏里州奥扎克地区的一个偏远小镇。芭芭拉举止优雅,是一位有教养、会生活的年轻女性,而我俨然是个十足的乡巴佬。某种程度上,我们就像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而一旦涉及某些话题,我们简直像来自不同的星球! 一些问题可能影响婚姻,要注意调整,主要的比如有:成长在双亲还是单亲家庭;是独子,还是有兄弟姐妹;家庭经济窘迫,还是家境殷实;在没有宗教信仰的家庭长大,双方截然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文化背景,等等。这类问题还可以列出不少。 简单而言,夫妻双方需要就不同的传统、价值观、生活习惯以及从特定成长背景下习得的行为准则做出调整。两人相处越久,需要调整的地方就越多,如性生活习惯、经济压力以及工作需要等。与此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一个重大调整,那就是孩子!是的,当你们有第一个孩子时,做好调整的准备吧! 婚姻中一些微小的差异就会让人极其沮丧,所以夫妻相处,要追求最大限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有些人抱怨,“我们的婚姻经过大风浪没问题,谁晓得被鞋里的一颗小沙子搞得焦头烂额。” 何为“鞋里的沙子”?就拿家里马桶坐垫来说,丈夫家里可能全是纯爷们,马桶坐垫习惯翻上来。妻子可能正好相反,家里都是姐妹,马桶坐垫总是放下来。你想象一下这两个人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毫无疑问,他们必须作出调整。 我和芭芭拉也有“鞋里的沙子”。婚后好几年,我都得“听从”芭芭拉,把要洗的袜子翻过来,好把“脏的一面洗干净”。她最终给我养成了“正确放袜子”的习惯。 及时解决疑问 在浪漫激情的恋爱期,双方可能忽略彼此间的问题,但婚后你不能躲避它们,必须进行调整。好多人婚姻不如意,就痛苦自问 ,“为什么要结婚?我是不是找错人了?” 倘若类似的困惑越来越多,你必须立刻寻找解决办法。如果你不及时将这些烦恼解决掉,它们就会像黑沉沉的乌云压在婚姻生活的上空,让你们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任何饱受此类问题困扰的人都应该寻求来自圣经的帮助,《创世记》2:24-25告诉人们: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如果你正被这类问题困扰,请抽出一个周末独处,在祷告中寻求主的指引,在这事上得到从他而来的平安。 我敢说,你找对了人。因为上帝憎恶离婚,希望婚姻能长久和美。也许你已经因为违背圣经教训,把婚姻搞到这步田地,但圣经教训清楚得很,不会改变,你要继续违背,结果只会更糟。 调整婚姻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与你对婚姻关系的重视程度有关,如果你看重个人价值和欲望过于相互关系,只想得到你想要的,你永远不会明白,共同的福祉才是婚姻关系中的头等大事。 调整要领 以下是调整婚姻关系时要注意的几点要领: 第一,必须意识到婚姻中的适时调整势在必行。每对夫妇都应该合力解决婚姻中存在的“小摩擦”。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能意识到调整的重要性,你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也尝试包容对方那些让你不快的坏习惯,而你的态度也会越来越符合《雅各书》的要求:“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雅各书》1:2)。他没有说你们或许会遇到试炼,而是说你们落在试炼中要喜乐。 第二,必须明白这些调整都有神的美意。上帝用这些问题,把两个独立的“我”合为“我们”。我也确信,上帝要通过这种办法,教我们去爱那些和我们很不一样、也不完美的人。而最主要的,神要借着婚姻,让你学会去爱那不可爱的人。 第三,求神给你智慧,学习与差异很大的伴侣一起生活。不要只想着改变对方,纠正对方的坏习惯,也该考虑学会接受现实,做出自我调整。刚结婚那会儿,芭芭拉就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她回忆说,“我意识到只有上帝才能改变丹尼斯,我没有这样的能力。”婚姻的确像个组织机构,但别把它当教养院。 第四,必须多检讨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挑剔对方的问题。耶稣说,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再去掉别人眼中的刺。这真是从上头来的婚姻智慧。我不努力改变,又怎么能指望芭芭拉改变? 第五,对最要紧的调整必须做出承诺。当夫妻之间陷入争吵或矛盾时,使徒保罗指导我们如何适时调整:“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这段话同样适合基于恩典的婚姻——给对方足够的空间来调整自己行为举止的不足。 有时,在“周末回忆”婚姻短训中,讲员会要求夫妻面对面大声说“你不是我的敌人”这样的话。而在紧接其后的会议中,丈夫和妻子必须站得更近,彼此说“你是我的朋友。” 你有没有将自己的丈夫或妻子视为知己?如果没有,是不是因为你们之间并没有适时作出调整,让那些“小摩擦”不断侵蚀彼此之间美好的感觉? 实用指南 虽然婚姻生活中适时调整并非易事,但是鉴于其显著的效果,还是很值得一试。那么你今日该作出什么样的改变,才会在未来让你的爱侣深刻体会到你们是亲密的朋友,而非敌人? 鲍勃·乐平(Bob Lepine)是我的同事,我们共同主持《今日家庭》节目。他在调整婚姻关系时就用了非常实用的办法。他和妻子玛丽·安(Mary Ann)在交流各自不同的意见时都会做出不同程度的让步。例如在讨论去哪儿吃饭时,两人要去不同的餐馆。如果在该问题上没有人坚持己见,就没有问题。但鲍勃也许会说,“我挺想吃中餐。”玛丽也许会回答,“我更想去吃墨西哥菜。”鲍勃此时也许这样回答更合适,“好吧亲爱的,你的‘更想’赢了我的‘挺想’。我们去吃墨西哥菜吧。” 当然了,下次双方的角色可能互换,鲍勃要吃中餐,玛丽欣然顺服。 一般需求不强烈的一方通常愿意接受调整、做出改变。虽然不能如愿以偿,但看到对方的强烈希望得到满足,他对自己作出的调整会感到非常开心的。 Read this article i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