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告诉我们,心是生命的根基,一个人的生命反映他内心的状态。《箴言》4章23节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这段经文可以生动地表达出来:心就像一口井,一个人的生命从其中涌流出来。这个观念在圣经其他地方也提到过,一个人的行为,就是其内心景况的流露。心决定行为,因此你的一言一行都显示你内心的倾向。《马可福音》7章21节说:“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这些言语和行为的恶,都是从内心发出来的。
你的儿女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是他内心所藏的善或恶的反映。《路加福音》6章45节很明确地阐述了这一观点:
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
这些经文可教导我们养育儿女的重点:行为不是根本的问题,内心的情况才是症结。请记住,心是生命的控制中枢。
父母往往只注意子女的行为,因此偏离了方向。如果你管教的目标是要改变行为,情况就是这样:你警觉到孩子有不好的行为,于是,那些惹人生气的行为就成了你注意的焦点。
“这有什么不对?”你可能会这样问。问题就在这里,孩子的需要其实远深过表面的行为。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做什么,他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他的内心。如果你真想帮助他,就必须注意他的心,因为正是内心的态度,使他产生这样的行为。
只改变行为而不从根源去改变内心,就是本末倒置、治标不治本。这不就是主耶稣责备法利赛人时说的“假冒为善”吗?在《马太福音》15章,耶稣公开指责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还责备他们是外面干净、里面污秽的杯盘。然而,我们却常常这样教导儿女:我们要求孩子改变行为,却从不注意产生行为的内心。
那么,父母要怎样纠正和管教儿女呢?神的律法的确要求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但是你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你要明白,也要帮助孩子明白,是他偏离正道的心产生错误的行为。他的心如何走迷,使他产生这样的行为?他错误的言行背后,有哪些内心的问题?
让我们用常见的例子来说明,这样的例子在那些有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中很常见。孩子原来玩得很好,突然他们为了玩具吵了起来,这时父母通常会问:“是谁先玩的?”这样的反应忽略了心的问题,只是为了求公平,有利于那个先拿到玩具的小孩。但是如果看看他们的心,情形就不同了。你会发现他们都是“恶人”,因为他们都硬着心彼此对待,都很自私,都会说:“我不在乎你,也不管你高不高兴。我只关心自己,只要我得到这个玩具就会快乐,我才不管你觉得怎么样。”
从心的角度来说,你看到的是两个只顾自己的孩子,两个违背神律法的孩子。当然,两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一个孩子抢另一个的玩具,另一个在保护已得到的利益。但论到他们的心,两人都一样,他们的态度都是:只要我快乐,不管你死活。
现在你知道内心的态度如何引导行为了。所有的行为都和某些内心的态度有关,因此,管教儿女必须注意他们的心。
这种认知对管教儿女有很大的帮助,它使父母不只注意行为,也注意内心;不只注意改变外表的行为,也注意纠正一些更深层的问题。你帮助孩子认识到,这样的行为显明出来的,是他偏离正道的心。神差爱子来改变人心,使人得自由,不再做罪的奴仆。
本书的基本信念是: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因此,父母的工作就是引导儿女的心。你必须学会从看到的行为,追究孩子的心思意念,并让孩子了解内心的问题。你必须使他们了解问题所在,而不只是责骂他们。你必须定睛在十字架上。父母的所有工作,包括纠正、管教和训练,都必须以心为重点。做父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孩子的心。
这样的信念能在每一方面帮助父母,包括设定目标、确定方法、塑造儿女发展模式,等等。
本书将讨论教养儿女的每个重点,从圣经的角度来看父母的职责,探讨儿童发展的过程,检视正确的教养目标,思考合适的训练方式,而所有讨论的重心都是引导儿女的心。
我不想提供一些简单又巧妙的方法,也不想推销新的三步成功法,以制造出温顺乖巧的儿女,更不想教你满足孩子需要的快捷方式,使你的日子好过一点,而是想和你一起寻找一些新的方法,以完成神所托付给你的教养儿女的任务。虽然我是过来人,但我仍然热衷于做父母这项工作,甚至比以前更加兴奋、更有热情,因为我相信神会赐给我们力量,使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培养出敬虔的下一代。
我看到过一些父母掌握了本书所提出的原则,他们培养的儿女行为端正,生活快乐,这些孩子对自己、对生命都有敏感的心。最近我拜访了一个活泼又有生气的家庭,这个家中的孩子十几岁了,都喜欢自己的家,他们觉得家是个令人开心的地方─父亲和母亲得到应有的尊敬,孩子有问题就向父母询问意见。他们的对话中有许多圣经的话语和原则,但那种对话并不令人反感,而是让人觉得温馨。这家五代人都坚守信仰,而第六代正在学习认识“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诗36:9)。
建设和谐家庭,培养敬虔的下一代,这样的愿景值得我们为之牺牲。
摘自《子女心,父母情》。泰德•特里普著。牧人出版社出版。版权©1995。经许可使用。